Tuesday, April 27, 2010

腦中風病人的復原

文/復健部 羅瑞寬 主任

腦中風病人的復原,分為神經學上的復原和功能上的復原兩類。


一、神經學上的復原:當腦血管供應的區域因為缺血或出血時,會使腦細胞死亡,而腦細胞的死亡會產生大量的毒性物質及水腫,使病人臨床表現更差,但是一段時 間後,等這些水腫和毒性物質排除後,神經功能會慢慢恢復,這就是所謂神經學上的復原。


二、功能上的復原:功能上的復原則是指已經造成的神經損傷,利用復健的方法使其功能改善。Brunnstrom 根據中風病患的復原,將其運動復原分為六個分期(stage):


第一期:病患是軟弱無力(flaccid)。
第二期:病人會有一些聯合運動(associated movement) ,例如病人打哈欠時,可能會出現手部肌肉抽動,另外這時病人DTR增加,會有spasticity的現象。
第三期:開始出現自主的協同作用,病人 DTR 和 spasticity 達到最強。
第四期:有些動作協同作用消失,病人DTR依然增強,而且spasticity依然存在。
第五期:病人比第四期更進步,大部份動作有好的協調或選擇性,DTR可能正常或增加。
第六期:幾乎正常。


Ref:中國醫藥學院

免電行走訓練機 復健效果佳 腦中風復健 月餘即可自行走


2010/4/14 台視

電動器材往往容易取代人工節省成本,但苗栗縣一家醫院卻反其道而行,利用完全不插電的行走訓練器取代跑步機,協助癱瘓病患進行復健,想不到一名腦中風病者經過一個月多的復健已經可以自行走路。


現年八十二歲的阿婆是一位腰椎狹窄和腫瘤術後患者,原本雙腳癱患,但透過行走訓練機,不但可以站起來,還能夠自行慢慢走動。

而五十八歲的邱女士,今年三月份因為腦中風,突然出現肢體無力癱瘓的症狀,同樣採用行走訓練機復健一個多月,現在已經可以正常上下樓梯,醫生指出,行走訓練機雖然耗費人力成本,卻能給予患者需要的安全感。

醫生表示大多數醫院都會用跑步機協助病患復健,但卻容易造成跌倒的危險,反觀行走訓練機能夠真正模擬正常走路,才會對患者幫助更大。

中風者自助復健觀念

中風者的復健需要的是家人支持與鼓勵,台安醫院為追求「零臥床率」、推動「自助復健」觀念,將幫忙20位積極參與復健之中風患者復健,復健科主任鍾佩珍 說,已中風的病人則最好在中風後的一、兩個月內復健,有助恢復如廁等生活功能,還能站立行走,否則每臥床一天,身體各項機能就將喪失百分之三,久而久之全 身癱掉。

一般家中若有中風患者,民眾多半選擇尋找外籍看護協助照料,其實這對中風患者而言並不是最佳照顧與關心模式,因為如此反而會讓患者長期對臥床依賴,造成身體各種機能喪失。

台安復健科主任鐘佩珍表示,在渡過中風的危險期後,病患每多臥床一天,身體各項機能便會喪失百分之三活動能力,如果超過一個星期,關節就會逐漸痙攣,肌肉也會萎縮,大約在四個星期之後,全身將會僵硬,大小便無法自理,久而久之,更導致患者喪失面對生活的勇氣和意志力。

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,「如廁」對正常人根本不會視為問題,但對腦中風患者而言往往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,也是讓患者及家屬感到困擾的問題,許多患者常因頻尿或尿失禁等問題,導致患者本身和照護者對戶外活動怯步最大的原因。

Tuesday, April 20, 2010

頭皮針行氣血、刺激大腦 助中風復健

台灣新生報
【記者萬博超/台北報導】

頭皮針有助中風後的復健。台灣中醫臨床技能學會理事長林建雄表示,頭皮針能行氣活血,可刺激大腦皮質感覺區、運動區、言語區等,有助中風後的生理機能及語言能力的康復。


中醫經絡學說認為,頭部通過任督二脈的交會銜接聯繫全身,統領十二經脈。頭皮針的刺激位置是全身十二經脈交匯聚集的核心所在,為總樞紐,也是全身經脈的總中樞。


林建雄醫師指出,從神經學說來看,經絡乃是中樞神經系統內特殊機能排列在人體局部的投射。人體上任何一點受刺激,都可以在中樞產生一個興奮點,在中樞內存在一些機能上相關關聯的細胞,由此解釋針刺頭穴或體穴,能夠引起一條感應路線。


林 建雄指出,刺激頭穴也可能通過顱骨、腦膜隔等中間結構至大腦皮質,產生傳導途徑。面對失語症的各種症狀,中醫最常用的治療方式為頭皮針與體針。中風時血積 鬱在腦部,易致語言功能障礙,採針刺療法使氣血疏通,自然能治療失語。除針灸外,目前趨勢認為,語言治療評估訓練對失語症的復健,在發病後最初3個月幫助 最大。